
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试着回答一下:
不外乎几个步骤:
- 收集、记录
- 定期总结
- 强制输出
- 实践反馈
把这几步流程化、系统化,形成节奏感。
通过知识管理来完成以下几项:
- 持续改进的实践记录心得
- 理论跟实践结合的系统化知识结构
- 持久而深入的思考,找出隐藏的规律性,可以预知并避免问题的发生
-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流程化、系统化,然后持续优化
而把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输出,多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会强迫你去思考和形成系统性,经常做的
- 针对某个方面主题阅读,特别多读几本这一类的经典著作,形成自己的知识地图
- 教别人、演讲,做PPT,多谈论和分享心得,
- 建个主题Blog、公众平台帐号,只针对某方面不断的更新,看看你能写长时间,能输出什么样的内容
- 在知乎上把某一类的问题全部回答一遍,努力达到这一类问题的投票最高的答案
- 做笔记、思维导图、写书评
- 用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系统。
- 写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知识系统化最主要的步骤在深入而持久的思考,不断问为什么?并用实践来验证思考的对错。而这个是最难的,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原文地址:warfalcon
尚磊按:
知识系统化就是一个“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这既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容生产的过程,对自己对他人都是有益处的。
我的知识系统化的重要工具就是印象笔记,这是一个知识系统化的好工具,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收集到这里,放入相应的笔记本,加上相应的标签,标签的添加要体现出一些行动化要素,例如建立一些标签:
- 01待阅读
- 02待研究
- 03待整理
- 04博客草稿
- ……
在博客写作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专题写作,逐渐形成一些写作专题方向,在这些专题上深耕细作。
上文所说的输出过程很重要。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大量的输入才能少量的输出,一旦输出,就是一种相对比较系统的内容,在输出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条理化,形成一些系统性的东西。
此外,mediawiki等wiki系统也是一种不错的知识系统化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分类系统、内链系统,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