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evernote

如何把学到的知识系统化?

维基百科

很多人都对这个问题有兴趣,试着回答一下:

不外乎几个步骤:

  • 收集、记录
  • 定期总结
  • 强制输出
  • 实践反馈

把这几步流程化、系统化,形成节奏感。

通过知识管理来完成以下几项:

  • 持续改进的实践记录心得
  • 理论跟实践结合的系统化知识结构
  • 持久而深入的思考,找出隐藏的规律性,可以预知并避免问题的发生
  • 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流程化、系统化,然后持续优化

而把自己的知识系统化最好的方法就是主动输出,多分享自己学到的知识,这会强迫你去思考和形成系统性,经常做的

  • 针对某个方面主题阅读,特别多读几本这一类的经典著作,形成自己的知识地图
  • 教别人、演讲,做PPT,多谈论和分享心得,
  • 建个主题Blog、公众平台帐号,只针对某方面不断的更新,看看你能写长时间,能输出什么样的内容
  • 在知乎上把某一类的问题全部回答一遍,努力达到这一类问题的投票最高的答案
  • 做笔记、思维导图、写书评
  • 用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知识,形成自己的系统。
  • 写一本这方面的书籍

知识系统化最主要的步骤在深入而持久的思考,不断问为什么?并用实践来验证思考的对错。而这个是最难的,绝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原文地址:warfalcon


尚磊按:

知识系统化就是一个“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这既是一个提升自我的过程,也是一个内容生产的过程,对自己对他人都是有益处的。

我的知识系统化的重要工具就是印象笔记,这是一个知识系统化的好工具,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收集到这里,放入相应的笔记本,加上相应的标签,标签的添加要体现出一些行动化要素,例如建立一些标签:

  • 01待阅读
  • 02待研究
  • 03待整理
  • 04博客草稿
  • ……

在博客写作的过程中也有意识地进行一些专题写作,逐渐形成一些写作专题方向,在这些专题上深耕细作。

上文所说的输出过程很重要。所谓“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大量的输入才能少量的输出,一旦输出,就是一种相对比较系统的内容,在输出的过程中也要有意识地条理化,形成一些系统性的东西。

此外,mediawiki等wiki系统也是一种不错的知识系统化工具,我们可以利用它的分类系统、内链系统,将自己的知识系统化。

高效运营微信公众号的8条绝招

一、内容定位准

无需多言,最重要的就是找准公众号的定位:

1、你喜欢的

无论你喜欢什么,6亿用微信的人中,一定有和你志趣相投的,所以将你喜欢的擅长的东西,倾囊拿出来吧!

2、让微信更好用的

如果你是程序猿、攻城狮、Geek,大可以琢磨琢磨,怎么利用微信的可扩展性,让微信更好用,比如让大家更容易查询天气、快递、好朋友什么的。

3、喜闻乐见的

大家喜欢看什么?最近有什么热点事件?怎么能更健康?总之一句话:人们喜欢听的、乐意看的,咱这儿都有!

4、独树一帜

无论内容是什么,如果可以做到“微信里独一份”,那就向“2014最受欢迎微信公众号”迈进了一大步。

二、只有 1 秒钟的机会:标题

定好位后,最重要的就是微信标题,因为要在浩如烟海的【订阅号】中让大家看到、点开你的公众号,你只有靠标题这不到 1 秒钟的机会!

  1. 好奇心的缺口:无论黑标题白标题,能勾起好奇心的就是好标题;
  2. 多用数字:我们的大脑,更容易理解数字
  3. 多用动词,少用名词
  4. 公告不可能受欢迎:把每篇都当故事来讲;
  5. 出人意料:大脑喜欢出人意料的东西!

三、写作技巧

有了好标题就成功了一半,那另一半就靠正文了。

  1. 好奇的种子:还是好奇,好奇!
  2. 滑梯效应:你一定做过滑梯,好的文章,就是让你一读就根本停不下来!
  3. 能帮到人:文章要确确实实的有用。
  4. 推销治愈性:能治好病的药,一定比健康品更被急需;
  5. 女人的裙子:这里说的不是单纯的要文章短,而是一定要精炼,能用三个字,就不用一句话。

四、好素材全收集

说了一大堆,没有好素材,巧妇也难为无米之炊啊!那么好素材都哪里来?这里有几个办法:

1、电脑上最快收集素材 — 用剪藏

每天都要上网,如何一键收集好文章,好段落?用所有浏览器中都能用的插件印象笔记•剪藏! 其中谷歌 Chrome 版本功能最全,能剪原文、能去广告、还能直接标注网页:

2、微信、微博中最快收集素材 — 关注@我的印象笔记

有了微信、微博,每个人都是好素材的来源。

1)微信

在微信里关注公众号【我的印象笔记】(yxbj100),并绑定帐户后,转存任何内容到@我的印象笔记,都可以永存保存。

利用“我的印象笔记”在微信中保存并分享精彩内容
利用“我的印象笔记”在微信中保存并分享精彩内容

2)微博

在微博上关注@我的印象笔记,查看私信并绑定帐户后,转发、评论任何微博时 @ 我的印象笔记,都可以永久保存微博。

在新浪微博中使用“我的印象笔记”来保存自己喜欢的微博。
在新浪微博中使用“我的印象笔记”来保存自己喜欢的微博。


P.S. 神不知鬼不觉保存微博:将微博私信给@我的印象笔记 就好啦!

在微博中发私信给@我的印象笔记
在微博中发私信给@我的印象笔记

3、素材收集通用神器 — 私有邮箱

即使不用微博、微信的人,只要上过网,就一定用过互联网上最通用的东西 — 电子邮箱。 注册一个印象笔记帐户,就会有一个你专属的以 @m.yinxiang.com 结尾的私有邮箱(可以在任何版本的印象笔记的“设置”中查到)。

发邮件给自己印象笔记的私有邮箱来创建笔记
发邮件给自己印象笔记的私有邮箱来创建笔记

将任何想保存的素材,发送到这个邮箱,你就拥有了它!

4、随时随地收集素材 — 妙用手机

即使不在电脑旁,照样可以收集一切,无论是图片,语音,还是文字。

1)我用安卓 打开安卓版,最上方的 4 个大按钮,帮你最快收集一切素材。

印象笔记安卓版
印象笔记安卓版

2)我用iPhone 和 iPad iPhone 和 iPad 版,同样有明显好按的大按钮,图片,语音、待办事项列表,都能一键搞定。

印象笔记iOS版
印象笔记iOS版


3)我用Windows Phone 印象笔记 WP 版更快,在手机主界面就能让你最快收集一切素材。

印象笔记wp版
印象笔记wp版

五、比微信好用的文字编辑

有了好素材,将其清晰的展示出来也是门学问,这时文章格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印象笔记 Windows、Mac 和网页版 (yinxiang.com),都可以简单直接的编辑富文本格式。项目符号列表、编号列表、待办事项复选框、水平分割线和表格等等:

印象笔记的编辑器
印象笔记的编辑器


编辑完,复制粘贴到微信中,再上传图片到微信里,一条图文并茂的微信文章就诞生了!

六、好文章全管理

微信文章写多了,怎样分类,有序管理,才能让你高效的分析内容,总结经验?

1、用笔记本 — 清晰的大类别

先将所有保存的文章,用笔记本分成大类。

印象笔记的分类
印象笔记的分类


到底是按内容分类、按受欢迎程度分类、还是按发送时间分类?你的公众号,你说了算。

2、用标签 — 内容管理必备

一篇文章,肯定涉及多个方面的内容,所以在用笔记本分完大类后,可以为每篇文章都加上几个描述这篇文章的标签。

印象笔记的标签
印象笔记的标签


用【笔记本 + 标签】多维度管理,素材有效积累,文章井然有序,公众号也就会越来越受欢迎。

印象笔记的笔记本和标签
印象笔记的笔记本和标签

七、统一搜索,随时引用

搜索,让你在所有好素材之间穿梭自如,写文章时旁征博引,这就是坐拥一座私人图书馆的感觉啊亲!

1、最惊人搜索 — 图片内文字搜索

先说个最神奇的,印象笔记不仅可以搜索文本文字,还能搜索到图片中的文字:

印象笔记图片内文字搜索
印象笔记图片内文字搜索


扫描的纸质书、拍到的好照片,没有其他地方可以这样方便的搜索了,谷哥、度娘都不行!

2、最强力搜索 — 高级搜索语言

如果普通的关键字搜索已经无法满足你的要求,还有高级搜索语句。怎么组合使用才最强大?试试才知道!
Snip20140425 1
Snip20140425 2

3、最聪明搜索 — 相关笔记

如果你是印象笔记高级帐户,还能享受最聪明的“相关笔记”功能。 比如图中这条笔记的下方,直接显示出有相关内容的笔记,这样找笔记到底有多快,就不用多说了吧。
过往发过的文章时,一页页去翻公众号的【素材管理】烦死啦!用好搜索框,什么时候的内容都能一下找到!
印象笔记的“相关笔记”

八、多功能的公开链接

好文章不仅可以自己用,还可以直接分享给别人,只需生成公开链接(任何版本都可以)。
印象笔记生成公开链接
在微信里,只需将公开链接放到“阅读原文”处即可。
微信添加原文链接
1、比微信承载更多内容类型
超链接、超过300KB的图片(尤其是高清图片和GIF动图)、多段视频、Office和PDF文档,这些微信文章中都无法实现的内容,公开链接都可以!
2、更易于多渠道传播
由于每条笔记的公开链接都是唯一的,所以当你在印象笔记中写好一条笔记时,就可以在微信、微博、论坛、QQ群、博客、网页等任何可以贴超链接的地方,分享你的好文章,让它不仅局限于微信!
Image16
转载自我的印象笔记微信公众平台

OneNote推出Mac版,Mac和windows版同时免费

在使用Evernote(印象笔记)之前,OneNote是我的主力笔记软件,上面有我多年收集整理的资料。

OneNote相比Evernote,更像一个笔记本,在编辑区域可以随意随处插入我想插入的内容,文字、图片、图表、笔迹……也可以方便的截取网页的内容,并且和Microsoft Office的其他组件有很好的整合。

现在,OneNote推出了Mac版,Windows版也随之免费,很给力的举措!

我今天安装使用了一下,感觉很怀旧,还是那些熟悉的功能,并且有微软云服务作为辅助,可以多平台多设备同步编辑,也支持多人协作。

以前的旧笔记都从微软OneDriver上同步了下来。

总体的使用体验和不错。

这次微软的动作也是蛮给力,对Evernote是一次不小的冲击,不过我还是会以Evernote为主力笔记软件,不想折腾了,毕竟改变成本较大。

不管如何,对于OneNote的爱好者、Mac用户都是一个好消息,对于使用pc,还没有使用过OneNote的朋友,这个时候不尝试岂不是很让人感觉遗憾。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样的好工具还是要推荐给所有朋友。

官网地址:http://www.onenote.com/

Mac用户可以到App Store下载

OneNote推出Mac版,Mac和windows版同时免费

OneNote推出Mac版-用户好评
OneNote推出Mac版-用户好评
OneNote推出Mac版-软件信息
OneNote推出Mac版-软件信息
OneNote推出Mac版-多平台布局云端同步
OneNote推出Mac版-多平台布局云端同步
OneNote的Windows Phone版
OneNote的Windows Phone版
OneNote推出Mac版
OneNote推出Mac版
OneNote推出Mac版-入门介绍
OneNote推出Mac版-入门介绍
OneNote推出Mac版-入门介绍
OneNote推出Mac版-入门介绍
OneNote推出Mac版-入门介绍
OneNote推出Mac版-入门介绍
OneNote推出Mac版-用户界面
OneNote推出Mac版-用户界面

将印象笔记(Evernote)中的提醒同步到Remember the milk

将印象笔记(Evernote)中的提醒同步到Remember the milk
将印象笔记(Evernote)中的提醒同步到Remember the milk

如果你和我一样,是印象笔记(Evernote)和Remember the milk(以下简称RTM)的用户,那RTM刚推出的同步印象笔记到RTM的功能你绝对不能错过。

印象笔记是一个很好的知识管理和个人管理的好服务,最近又增加了“提醒”这样的时间管理功能,这让我们所喜爱的印象笔记愈发可爱和强大了。

印象笔记上添加的一些提醒能自动同步到rtm上便是极好的,可以在rtm上一站管理我的待办事项。rtm本身就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管理服务,他已经集成了众多的管理和添加任务的方式了,现在增加了对印象笔记“提醒”的导入和管理,就进一步丰富了他的功能。

你是不是也动心了,那就点击这个链接,用remember the milk来管理你的印象笔记的提醒

将印象笔记和rtm链接好以后,你在印象笔记上添加的提醒就会自动同步到你的rtm收件箱,在右侧的任务详情的窗格,你能看到一个印象笔记的小标记,点击可以打开印象笔记的网页端,要是在手机上,就会打开相应的印象笔记的app。这样就可以查看具体的笔记提醒的内容。

点击RTM上的印象笔记小标记可以打开印象笔记的网页客户端
点击RTM上的印象笔记小标记可以打开印象笔记的网页客户端

点击android版RTM上的印象笔记小标记可以打开印象笔记的android客户端
点击android版RTM上的印象笔记小标记可以打开印象笔记的android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