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
真人电影版《变形金刚》

前些日子通过迅雷下了最近热播的《变形金刚》,昨晚才看完,感觉确实是一部好片子,也想和大家说说我的一些和变形金刚的往事和看片子时的一些感受。

变形金刚是童年的记忆里的一项重要的内容,虽然没有机会系统完整的看过变形金刚,但出生在80年代的我,变形金刚确实给我的童年留下了很多美好的记忆。

那时女孩喜欢布娃娃,男孩喜欢机器人是很普遍的现象,就是到今天也大体是这个样。那时变形金刚、百变雄狮、太空堡垒这一系列的机器人动画片都让我如痴如狂。这样的动画片我是肯定想尽一切办法去看(少不了挨父母的批评),还会去画,甚至去设计制作自己的铁皮机器人(我爷爷是白铁匠,我小时候也会一些简单的制作,就用白铁自己做,自己玩,因为小时候没钱买玩具。)

童年的记忆在我心中埋下了机器人的情节。现在这部影片再次唤醒我儿时的快乐回忆,加上现代的各种新技术,感受了真人版的变形金刚的震撼。

这部片子把军事、汽车、美女、新的互联网生活方式等各种男人世界的娱乐元素添加其中,看了让我感觉很过瘾。真是一部男人和男孩都会喜欢的片子。我和女朋友一起看,她就对这片子不是很感冒。

情节开始设计的不错,不过感觉最后的收尾有些匆忙,威震天的死让我至今都想不明白!

美国人拍电影真是有一套啊!特别乐于,也特别擅长拍这种类型的片子,每年都有那么非常精彩的三四部,可以在全球热卖。美国文化很有趣啊!

好了,就说这些吧!

 

web 2.0是近一两年的新概念,让我们的互联网发生放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web 2.0发展的过程中我也怀着很大的兴趣关注着它的发展。

它让我们的互联网每天都在发生变化,每天都有新产品产生,每天都有新的上网体验,这让充满好奇心的我玩的很过瘾。现在回首看看,发现web 2.0前后,我的上网习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我是以网易为中心的。看网易的新闻,用网易的邮箱,在网易的社区里结交朋友。门户网站是我获取信息,参与交流的主要平台。

但web 2.0之后,我开始写博客,关注别人的博客。改用了Gmail,从门户网站来到了Google和Baidu,网上的生活变得更精彩。开始用del.icio.us收藏分享一些网上很好玩的站点,用Flickr相册,看IT新闻到cnBeta,也开始Dig It。后来又认识了抓虾和豆瓣。把自己喜欢的RSS都订阅到抓虾里。到豆瓣里找和自己在读书听歌看电影方面臭味相投的朋友。还有SNS拉网式的交友网络。太多太多了!

如果说以前我是一个网上资讯的获取者,那么web2.0之后,我成为了其中的一个创造者和分享者!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更多各方面臭味相投的朋友。这是在以前无法做的的!

我喜欢这个网络新概念 web 2.0

 

竞争真是催生发展的强大力量!百度近一年来的发展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比较一下一年之前的百度,我们会发现百度的变化有多大!

当时的百度,专心的作着中文搜索。资讯、网页、图片和MP3搜索是百度的全部。一年后的今天,百度初步构建起了她新的版图——社会化搜索的基本框架——这也正式当今互联网发展的潮流。

打开百度,这一年来百度也是紧跟以Google为代表的互联网改革先锋的脚步,百度知道、百度百科、国学、政府、法律搜索和百科空间,并将这许多新的服务整合在了一起。建立起了个人中心,方便用户在各个服务之间相互切换。

百度坚持住了自己中文搜索先锋的技术优势,坚持住了自己简约、高速和稳定的特点,在这样一个基础上在寻求新的发展和创新。不断改革创新,寻求扩张的Google也许把目光放的太远,对眼前的东西照顾的就少了。对于中国市场的开发还是远远跟不上中国用户的实际需求。没有稳定的用户体验,这是它这个国际巨人总是不能在中国降伏、打败百度的原因吧。

  • 第一,要比中文搜索,Google还是比不上百度。google经常不能登录就是个不小的问题。
  • 第二,比较一下百度贴吧和Google Group,差距就更明显。百度贴吧的人气是Google Group所无法比拟的。Google Group太冷清了!
  • 第三,比较一下百度知道和Google answer。Google Answer估计很多中国人都不会知道有这么个东西。他的问答是要收取费用的。
  • 第四,比较一下百度空间和Google的Blogger。Blogger退出早,技术好,但在中国很长时间是被封的,不能正常访问,被解封时间还不长。百度空间推出时间也不长,但发展还是很快。了解中国市场也是百度空间胜过Blogger的重要原因。不过百度空间确实应该多想Blogger学习一下技术。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