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治平中司马光奉诏修《通鉴》,祖禹为编修官,分掌唐史,以其所自得者着成此书。上自高祖,下迄昭宣,撮取大纲,系以论断,为卷十二。元祐初表上于朝,结衔称著作佐郎,盖进书时所居官也。后祖谦为作注,乃分为二十四卷。

蔡绦《铁围山丛谈》曰:祖禹子温游大相国寺,诸贵珰见之,皆指目曰:“此《唐鉴》之子。”盖不知祖禹为谁,独习闻有《唐鉴》也,则是书为当世所重,可知矣。

张端义《贵耳集》亦记高宗与讲官言:“读《资治通鉴》,知司马光有宰相度量;读《唐鉴》,知范祖禹有台谏手段。”

惟朱子《语录》谓其议论弱,又有不相应处。然《通鉴》以武后纪年,祖禹独川沈旣济之说,取武后临朝二十一年系之中宗,白谓比春秋“公在乾侯”之义,且曰“虽得罪君子,亦所不辞。”后朱子作《通鉴纲目》,书帝在房州,实仍其例。

王懋竑《白田杂著》亦曰:“范淳父《唐鉴》言有治人无治法,朱子尝鄙其论,以为苟简,而晩年作《社仓记则》亟称之,以为不易之论,而自述前言之误,盖其经历旣多,故前后所言有不同者。”读者宜详考焉,未可执一说以为定也,然则《朱子语录》之所载未可据以断此书矣。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唐鉴•提要》)

這次回家也带了幾本書,作為假期的讀物,大略開列如下: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

這本書適合每天讀一段,積土成山,集腋成裘。我是學歷史文獻專業的,這是我們的基本功。清末张之洞撰《輶轩语》,谈到怎样做学问,曾说:“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

《春秋學史》

假期要寫一篇關于《春秋》的論文上交,這本書是一本基本的材料吧!感覺這本書行文流暢,材料豐富,對前人春秋學研究做了比較好的概述!

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的現代詮釋》

這是我第一次讀余英時先生的書,早聞大名,今方拜讀。這本書收錄了余先生的十篇闡釋中國思想傳統的論文,篇篇發人深省。文章的字里行間滲透著余先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一份深摯的感情。東方與西方、傳統和現代是討論的焦點,回顧往昔,思考中國文化未來的發展。書中先生一次次提出問題,并作出自己的分析,引發了我很多的思考!日后將好好的寫幾篇讀后感!

此外還有復印的《全宋文》和《宋史》上的一些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