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论语》
研读《论语》

《论语》的重要性我想大家都很清楚的。以前在本科时自己读书不刻苦,乱读一气,很多本该好好研读的基本书都没有好好的看。这个功夫最终还是落到在研究生阶段给补上。我的教训后来者要引以为戒啊!

本着一种想好好研读《论语》的态度,我还是准备并且已经下了不少功夫在《论语》上。我选择了三本书作为研读《论语》的工具:

  • 朱熹 《四书章句集注》
  • 钱穆《论语新解》
  • 南怀瑾《论语别裁》

以上就是我研读论语的三驾马车。这三本书年代有远到近,语言和内容也是越来越丰富。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可谓是元明清时期读书人必读之经典,历史上影响深远。注解本身都很有欣赏的价值。钱穆的《论语新解》融各家注解的精华加上自己的观点,语言相对比较易懂。南怀瑾的《论语别裁》就特别浅显易懂,而且从论语出发兼讲中国之传统文化,内容比较丰富。

这三本书的内容有相互补充性,我想在读论语的时候将这三本书对比着读,能让我们更好的理解论语。

 

刚看完了张舜徽的《中国文献学》,对历史文献这个专业算是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我们现在主要开了中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国儒学史这两门专业课。开这两门课的老师都是对课程很有热情的两个老师,他们上课忘情的样子让我很敬佩也很感动。有这样的老师感觉自己真是很幸运啊!

现在我又在看《四书章句集注》,来补一补我的儒学基础,只有有了一定的儒学基础,才能比较好的理解古代的文献,所以才来看这本书。

看完《大学》了,正在看《中庸》,读起来感觉很难懂,但还是要坚持读下去。这本书是繁体竖排,也正好加强一下繁体古文阅读的能力。以后是要经常和这些书打交道的。混熟了就好了!

 

前些天在四川大学古籍所听舒大刚教授的讲座——《儒家的义利观》,其中舒老师提到的一个问题引起了我的兴趣,讲座结束后我向舒老师提出了上面这个问题:先秦时期儒家学派对其他学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舒老师就这个问题给我做了解释,大意我整理如下:

儒家学派其实不能简单的理解为”百家争鸣”中十分普通的一家,它在诸子百家中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有突出的贡献。可以说儒家学派在当时开风气之先,是百家学派中的”领风气之先者”。

其实在孔子之前,社会上也有很多著名的学者,如周公、老子等,但他们没有像孔子一样,广收门徒,聚众讲学,形成自己周密系统的理论,并到处传播,从而形成有特色的”学派”。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可以说是开风气之先,做了时代的领头羊。正是受到了儒家的影响,随后才有了墨、道、法等诸学派。他们也学习儒家,收徒讲学,周游列国,建立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并一代代发扬光大,从而形成自己的学派。

儒家不仅开风气之先,还通过大兴教育,而广开民智,培养了众多的人才,活跃了社会的学术,为百家争鸣局面的产生提供了十分重要的条件和推动力。据说墨子和庄子都曾经在儒家学习过,他们发现了儒家的不足,才创建了自己的学派。儒家学派的影响由此可见一斑!

网络古籍全文检索系统简介

陈爽 《文史知识》2002年第4期 古籍的全文检索是网络文史应用最为直接和最为有效的手段。就目前状况而言,网络… 继续阅读网络古籍全文检索系统简介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