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书评

【书单】2013年度十大好书——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

本文转载自经济观察报·书评增刊豆瓣小站。本刊编辑部从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大陆出版的书籍中评选出“2013年度十大好书”,它们是:

  • 《我的辩词与梦想》
  • 《陈独秀全传》
  • 《南非的启示》
  •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 《寻找苏慧廉》
  • 《炸裂志》
  • 《忍不住的“关怀”》
  • 《知识分子与社会》
  • 《邓小平时代》
  • 《巨富》

《我的辩词与梦想》

张思之/著 法律出版社 2013年3月
张思之先生是我们这个时代“真善美”的化身,但他最为世人称道的,是其职业伦理和专业精神。他反对将法律问题政治化。即使为政治犯辩护,也力求在现行法律框架内,依靠扎实的证据,及对法条的透彻理解和娴熟把握,或层层剥笋势如破竹,或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书中收录的辩词 “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了汉语的精神与内涵”。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旧版缺失的增补内容的出版是一大进步。

《陈独秀全传》

唐宝林/著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3年7月
该书是陈独秀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为中共党史研究提供了新的观点和视角。作者毕三十年之功,不厌其详,追根究底,深入爬梳史料,推定史义。该书充分运用了晚近解密的大量一手资料,详尽梳理了陈独秀一生思想发展的脉络,又展现了其人与国共两党、与中国革命复杂纠结的历史关系。

《南非的启示》

秦晖/著 北京汉唐阳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南非的前车之鉴表明“低人权优势”造就的奇迹并非永久可恃,国人在经济“奇迹”中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防止陶醉于奇迹而漠视低人权优势积累起来的社会危机,防止社会不公正从“权家通赢”恶化成“赢家通吃”。秦晖先生以南非为明镜,为中国的发展照亮前行之路。

《新政治经济学讲义》

汪丁丁/著 北京世纪文景出版集团 2013年9月
在汪丁丁看来,新政治经济学是一门关于冲突及其协调的社会科学,它能帮助人们走出“历史的终结”乃至可以让中国人生活得更美好。

《寻找·苏慧廉:传教士与近代中国》

沈迦/著 新星出版社 2013年3月
沈迦历时六年,走访了苏慧廉生活过的各个城市,寻找历史后人,用翔实的史料,为我们还原了苏慧廉百年前的人生轨迹,也描绘出大时代的波澜壮阔。沈迦为我们打捞了一位被忽略的历史人物,还原了传教士在近代中国文明进程中的作用。

《炸裂志》

阎连科/著 上海九久读书人文化实业有限公司 2013年10月
“炸裂”是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现实的隐喻:前所未有的变革来得迅疾而凶猛,犹如爆炸,嘭地一声,改天换地。在巨变中,人心与世道都在承受着种种分裂。阎连科试图通过小说缔造一部时代的崛起史、繁荣史,同时它也是创伤史、荒诞史。小说中的“炸裂”,不仅是当代中国社会激烈变迁的寓言,更是中国人的心态由政治崇拜向物质崇拜的“炸裂”寓言。

《忍不住的“关怀”》(增订版)

杨奎松/著 广西师范大学理想国 2013年5月
通过对张东荪、潘光旦、王芸生三人的个案解析,杨奎松认为知识分子要保持独立思想与批判精神,需要两个基本条件:一是经济自立,二是有言论空间。与其批判知识分子的软弱,还不如构建一个摆脱了生存压力和利害关系的公共领域,人们能够在其中互相影响和互相作用,从而实现人的更高本质。

《知识分子与社会》

(美)托马斯·索维尔/著 张月梅、梁兴国/译 中信出版社2013年8月
作为美国著名的保守主义经济学家,索维尔的批评对象主要是左翼知识分子。比如在经济领域,几代左翼知识分子热衷谈论财富如何被分配却不关心财富如何被创造,这种“半路开始的叙事”最终造成既低效又不公正的经济政策。
问题不在于这些人是坏人。而是他们如此急于为社会负责,以至于把“社会”自身所蕴含的力量和智慧给摒弃了。索维尔通过此书警告知识分子,从抽象的理论世界走出,睁眼看看真实的社会。否则只能是“把世界搞得一团糟的糊涂蛋”。

《邓小平时代》

傅高义/著 冯克利/译 生活·读书·新知 三联书店 2013年1月
该书涵盖了丰富的中外档案资料和研究成果,以及为数众多的独家访谈,既具学院研究的严谨专精,又对中国现实政治与事理人情有透彻把握,是邓小平及近代中国研究无法绕开的著作。

《巨富》

(美)克里斯蒂娅·弗里兰/著 周晋/译中信出版社 2013年11月
作者深入追踪全世界超级富豪近20年,以原汁原味的采访资料为依据,深刻的全方位解析,为我们解密新镀金年代精英们的生活方式与吸金之道,为我们打开巨富的隐秘世界,窥探其中不为人知的规则。该书试图通过观察全球新贵来理解世界经济的变化形态:他们是谁、如何赚钱、如何思考,以及如何同他人联系。对于当下中国,这本书有耐人寻味的意义。

(识局读书)东来顺羊肉为什么不好吃了?

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建国后社会主义改造-公私合营

文/识局智库之十三姨(识局智库微信公共账号zhijuzk)

前段时间看吴晓波的《跌荡一百年:中国企业1870-1977》。此书算是他的名作《激荡三十年》的前传。在书中,吴重新梳理了1938~1977年的中国企业史和商业变革,按照编年体的形式记述了中国抗日战争时期、抗日战争胜利以后、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成立后,直至中国改革开放时期之前40年的中国商业史。

与激荡的改革三十年相比,在这过往的一百年,中国发生了太多的事情,中国企业发展异常艰难,民营企业更是举步维艰夹缝求生,时时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这也是作者为何选用了“跌荡”这个词。

这其中,让人心酸、感叹、扼腕的故事很多,今天只举一个说明。

故事的背景是1950年代,中国快速进行了公私合营运动,把原来私人所有的工商企业强制转变为国营企业。那些在市场中享有盛名的老字号工商企业自然不能例外,它们也全都变成了国营企业。

然而,不久之后,1956年1月25日,在第六次最高国务会议上,毛泽东向陈云提出了一个“小问题”:为什么东来顺的羊肉变得不好吃了?

东来顺是北京城里一家有150年历史的老字号饭馆,它以涮羊肉出名,其羊肉“薄如纸、匀如晶、齐如线、美如花”,投入汤中一涮即熟,吃起来又香又嫩,不膻不腻。1955年,东来顺搞了公私合营,改名为民族饭庄,从此它的羊肉再也涮不出原来的鲜美味道了。民间因此有人调侃说:“资本主义的羊肉经社会主义改造后,就不好吃了。”这些言论传到了毛泽东的耳朵里。

陈云对这一现象也早已观察到了,自从公私合营之后,很多老字号的质量明显下滑,除了东来顺的羊肉,常常被群众议论的还有全聚德的烤鸭,这家烤鸭店的烤鸭变得“烤不脆,咬不动,不好吃了”。陈云专门针对东来顺羊肉和全聚德烤鸭去作了调研。所以,当毛泽东向他提问时,他当即给出了回答。

在陈云看来,这里面有两个主要问题:一、公私合营以后的国企对原有的“规矩”进行了想当然的改造;二、原材料进价出现了问题,企业不得不以降低质量作为应对。

他说,东来顺的问题是“我们轻易地改变了它的规矩。东来顺原先只用35~42斤的小尾巴羊,这种羊,肉相当嫩。我们现在山羊也给它,老绵羊也给它,冻羊肉也给它,涮羊肉怎么能好吃?羊肉价钱原来一斤是一块两毛八,合营以后要它和一般铺子一样,统统减到一块零八,说是为人民服务,为消费者服务。这样它就把那些本来不该拿来做涮羊肉的也拿来用了,于是羊肉就老了。本来一个人一天切30斤羊肉,切得很薄,合营后要求提高劳动效率,规定每天切50斤,结果只好切得厚一些。羊肉老了厚了,当然就不如原来的好吃了”。

全聚德的烤鸭也是同样的问题,原来的烤鸭用的是专门喂养100天左右的鸭子,有严格的喂养规矩,饲料主要是绿豆和小米,粮食统购统销和公私合营后,烤鸭店的原料由国家统一调配,给他们的是农场喂养的老鸭子,结果自然是不好吃了。

毛主席问陈云,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陈云坦言了他的看法,他谈道:从北京开始发起全行业合营后,全国各地的私营工商业很快都公私合营了,天天敲锣打鼓,放鞭炮。但是如果一律采取对待资本主义商业那种方式,对营业是不利的。

陈云还以自己家门口的一个小铺子为例,详细阐述了他对个体小商业的看法。他说:那是一个只能站两个顾客的小店,但是它卖的东西适合那个地方群众的需要,有文房四宝、牙刷牙膏、针头线脑,直至邮票,样样都有。这种小铺子看居民需要什么就卖什么,对群众很方便。他们卖的方法也跟百货公司不同。百货公司的信封,是成扎卖的,他们一个也卖。百货公司的信纸是成本卖的,他们一张也卖。售货时间也不一样,百货公司是8小时工作制,到点关门,他们是晚上12 点敲门也卖东西。这样的铺子居民很需要,所以能够存在下去。如果他们也跟我们一样,干不干二斤半,做不做二尺五,一律30块、35块发工资,我相信品种就不会那么齐了,半夜12点钟门也敲不开了。

陈云因此得出的结论是:“我看社会主义社会,长时期内还需要夫妻店。”此外,他还对私营工厂的效率和质量下降提出了建议,认为,私营工商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有的生产方法、经营方法应该在一个时期以内照旧维持不变,以免把以前好的东西也改掉了。“不能保持好的品种、好的质量的情况,在统购统销以后就发生了,因为我们没有什么竞争,统统是国家收购的,结果大家愿意生产大路货,不愿意生产数量比较少和质量比较高的东西。”

对此,吴晓波评论道:“在热火朝天的1956年,东来顺的羊肉变得不好吃了,看上去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问题。但是,敏感的人还是从中读出了巨大的体制性隐患,它将困扰人们长达22年之久。”

众所周知,老字号的创办者都是优秀的企业家。他们往往是白手起家的平民,凭借个人的努力和天赋开拓出一片天地。如果这种精神延续下来,老字号就会继续是市场中的强者,是其他人追赶和效仿的榜样。但这种精神失落了,许多老字号就成为需要刻意扶持的弱者。

此后,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保持老字号原有的优质,有关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包括:对有些商品,如百货中的一部分,国家不再统购统销,而是要进行相应的质量选择,好的要,不好的不要,以形成好货价高、次货价低的差异性格局;实行奖金制度,调动国有企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内行管理,强化责任制度;保证供应好的原料,以确保国有企业的产品质量。

显然,这些措施都是在保持国有企业制度的前提下,效仿自由市场体系的做法,实现局部的修改和调整,试图创造出类似市场竞争的激励制度。

但是,这些效仿自由市场体系的做法是不可能真正创造出有效的激励机制的,市场体系的激励机制不可能在非市场的环境中发挥作用。效仿只能得到皮毛,真正内在的经营机制是无法效仿的。于是,人们看到,不管怎么努力改革,这些老字号在成为国企以后,几乎无一例外地失去了原有的竞争力和创造力。产品质量下降其实不过是诸多负面结果之一而已。

吴晓波说,体制性隐患从上世纪50年代起困扰了人们20多年,其实,不仅仅是20多年,时至今日,受体制约束,许多国企依然缺乏相应的竞争活力。

以创建于1931年的英雄钢笔为例,此前连续多年的亏损和250万元转让49%股权的消息曾让无数国民扼腕不已。其负责人曾坦言,“英雄的销售模式陈旧,经营管理也存在诸多弊病,因为老国企的体制关系,里面有许多说不清道不明的缘由,英雄的那些联营厂,现在个个都活得比我们好,因为他们是民营老板主导的,机制活,执行力强。”

如今的中国已成为美国派克钢笔最热销的市场。过去数年,许多派克笔柜台销量增长30%至50%,而英雄钢笔的销售则缩减了近七倍。

英雄迟暮的故事如今仍旧在全国各地上演。而这也是十八届三中全会后国企改革潮再次涌动的大背景。

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指出,要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推动国有企业完善现代企业制度。而在12月19日国资委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国资委副主任黄淑和表示国资委将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改革重头戏来抓,将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特别是母公司层面的公司制股份制改革,进一步优化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有的国企将会采取国有参股或者国有股全部退出。

愿英雄再起,东来顺的羊肉越来越好吃!

识局——关注中国首份政普读物
识局——关注中国首份政普读物

读「古书之美」有感

安妮宝贝、韦力-《古书之美》封面
安妮宝贝、韦力-《古书之美》封面

以前从来没有看过安妮宝贝的一本书,但大名已经如雷灌耳。

对藏书家韦力就既没看过他的著作,也没有听过他的名号和事迹。可见他确实是一个比较低调的人。

读「古书之美」这本书,主要是我对古籍还是有一些小兴趣,本科读的是历史专业,研究生读的是历史文献专业。此事也可见我的专业素养不算高,对当代藏书最多的藏书家都还不了解,实在惭愧。

读完这本书,应该说我确实对安妮宝贝和韦力先生都充满了敬意。

先聊聊这本书吧。我是被书名和封面所吸引,并且也看了「开卷八分钟」对这本书的推荐。书价格不算便宜,但确实物有所值,装帧设计和用纸都十分考究,让人爱不释手,特别是文中的大量的精美插图更是值得细细观赏。

全书越读起来非常流畅,所谈及的内容也并不高深,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多有所论及,特别是韦力先生谈自己的藏书经历和爱书情节,很吸引我,也很契合我的感受。

深入其中,仿佛我也参与到了这个藏书爱好者的小聚谈。我想很多爱书人可能和我一样,会产生"吾道不孤"的共鸣,这是一种很温暖的阅读体验。

对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中国人都有自己无法推脱的责任。了解传统,反思传统,传承传统,我们都应该肩负起一份责任,这是一种文化自觉,因为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传统中我们才能获得更多的温暖和认同。韦力先生为此做了很多的努力,也做了很多的牺牲,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在自己的领域做出了颇多成就,值得我们去效仿。

安妮宝贝、韦力-《古书之美》内页

作为一个成功人士,他对工作和爱好的平衡,也值得我们去思考,用心工作,利用工作创造的价值来支撑自己的爱好,这样才能更好的去从事自己所热爱的事业,他并没有执着其一而放弃其二。这确实不简单,不是吗?我的经历告诉我,能做到这一点确实不容易,需要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坚定的意志。

[视频推荐]Long Live Harry Potter中英字幕饭制版

http://player.yinyuetai.com/video/player/421023/v_0.swf

虽然谈不上一个哈利波特粉,但从第一部一直到最后一部,都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依此看过,最近也在重温这一系列电影。对其中的人物和情节也算耳熟能详,对这部电影和这系列的图书的书评和影评也没少看,哈利波特在我成长中也留下了不浅的印记,现在通过这个剪辑的视频,回归哈利波特系列电影的一个个经典的镜头,也从哈利等人的身上看到了我的一些成长的印记——那些看哈利波特电影的时光,一幕幕也在眼前浮现,这也是这部电影另外一层别样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