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西巷位于济南市历下区大明湖街道辖区内,位居济南市的核心商业圈,南起泉城路,北至大明湖路,全长769米。该路将为一级次干路,道路红线宽25米,两侧建有6万多平方米的仿古商住楼群。
六百多年前,当山东按察司署由青州迁来济南,需要将原济南府署改为按察司署(今济南一中地址)、原开元寺改建为济南府署(今省政协地址)时,开元寺钟楼被迁至大明湖东南岸镇安院,民间俗称钟楼寺。正对钟楼寺街的南北街遂被定名为钟楼寺街。至今,当年的钟楼台基仍坐落于大明湖路北侧。五百多年前,明德王大兴土木修建德王府时,其边界南至今泉城路,北至后宰,西至芙蓉街,东与旧历城县署隔路相对。县署王府间的那条南北路于是被时人称为县西巷。
历史上,县西巷曾是贯通老济南南北的最快通道;这里的街区,当年便是《老残游记》中盛赞的“家家泉水”区域;这里至今尚存有济南城区内最大的明代关帝庙、济南城区内最完整的清末四合院;这里的中央泉、九华楼、太和碑等,无一不凝聚着耐人寻味的老济南典故。
县西巷一带的民居既不同于芙蓉街一带的商业区民居,也与原高都司巷、宽厚所街等处的豪华民居有明显区别,其三进院落不多,门楼规格相对较小,估计旧时以平民住户居多。正因如此,它是老济南民居中的一种代表类型。
来自:百度百科
在济南待了那么多年 我都没有去看看
抽个空一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