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录《近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

言之成理,持之有故。

中国近代思想史之所以卷入激进化的頽波而一泄无底,关键之一也许正是因为敢犯众怒的人太少。P41

我记得爱因斯坦曾向一群孩子说过:“你们在学校里所学到的那些好东西,是经过许多时代所积起来的。这些辛苦得来的东西现在都放在你们的手中了。你们要好好接受这份遗产,珍惜它,并且对它有所增加。有一天你们可以再把它交给你们的孩子。”P40

陈寅恪说“真了解”是“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

孔子:“善人为邦百年,亦可以胜残去杀。”P40

我们我对于文化传统只是一味地“批判”,而极少“同情的了解”。P39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激进化的历程,主要是起于社会无法提供一个值得多数人认可的线状。P35

革命破坏了近代一切旧有的和新兴的制度组织,却带来了一个最不理性的混乱。P35

——余英时作品系列 《近代儒学的回顾与展望》北京三联书店,2004年1月第一版

“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和保守”(香港中文大学廿五周年纪念讲座第四讲(1988年9月))



[ad#co-1]


已发布

分类

作者:

评论

发表评论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