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要说的座谈会有点特殊,一个德国女博士用中文和我们学院的一些老师和学生交流她们的研究团队对明清时期东亚之间贸易往来的研究。
在去参加这个座谈会之前,我就一直很好奇,这个德国女博士萧亭(中国名很好听)到底会用那种语言来和我们进行座谈?
如我所望,她用中文,还算比较不错,更让我感觉难能可贵!感觉她对中国历史的研究还是很不错的。
课题在讨论中逐步展开,我也提出了我的问题:
因为明清时期的合法的中外贸易因为当时的政治政策难以展开,因此走私成为一种重要的外贸形式。对合法贸易的研究材料相对好找,但对走私贸易的研究是不是就比较困难了?因为这些东西见于正史的不多,如果有的话也是主要通过考古材料和时人的一些笔记小说。希望萧教授能介绍一下你们的研究团队在搜集走私史料方面的情况。
萧教授回答说,走私方面的材料确实比较难找,能找到的只是在偶然中在正史,在官方记载中有所发现。
我又补充问到,是不是可能有这种情况,打个比方,走私在中国这方面是非法的,但当走私者将货物运到日本后,他就变得合法了,因此是不是走私方面的史料在日本那边会比在中国这边多呢?
萧教授回答说,这种情况倒不是很明显。不过历史学院的杨教授还是肯定了我所想的“走私在中国这方面是非法的,但走私者将货物运到日本后,他就变得合法了”这一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