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Google Reader要被谷歌关闭的消息,很是难过。虽然现在我使用Google Reade的频率不如以前了,但依然会时常登录,为了能更流畅的使用,我还时常翻墙。

我也算是Google Reader的老用户,差不多在这款伟大产品推出的第一时间就开始使用了。这些年在GR上也花费了不少时间-追踪阅读我所感兴趣的内容,从GR上获益匪浅。

现在真的要和GR作别了,无奈可想而知。我不想过多的表达对谷歌这一举措的反对愤慨……

我的Google Reader使用记录

其实我是有一些羞愧的,因为现在我使用GR的频率不如以前了,自打有了twitter、新浪微博、Flipboard,GR的使用率有所下降,这些新兴的关注特定内容的方式分割了一部分GR的功能。

不过每当我发现好的博客,或者想关注某一关键词,我还是订阅、添加到GR。他的地位依然是无法取代了,我也花钱在ipad上购买了PerfectRSS Pro这个App来阅读、同步、分享我在GR上的阅读内容。我的Flipboard上GR账户也是我必定添加、必定关注的一内容。

GR就要离去了,我已经导出了GR上的内容。还会在网络珍惜与GR这最后的几个月时间。当然,也要考虑替代GR的方案。

feedly以前就用过,感觉速度太慢,虽然功能很全面。

QQ邮箱的阅读空间也许是一个不多的选择,大公司背景,有https的支持方便导入GR阅读列表,界面简洁、速度和功能也比较不错。

鲜果也不错,这么长时间一直专注做RSS阅读器,在各个平台上也有相应的客户功能全面,界面也像极了GR不存在什么过渡的问题。

其他的还有很多,暂不考虑了。先使用这三个一段时间,再决最终的专注对象吧。

 

iCloud 控制面板(Windows 版)v2.0

我现在只有一台apple设备:ipad,以前icloud对我来说只是一个“备份”工具,但前段时间我在自己的pc上安装了icloud控制面板之后,icloud对我来说就又增加了一个同步的功能。

ipad上的照片app中新拍摄的照片(也就是“相机胶卷”文件夹)可以通过icloud同步到我pc上的“照片流”文件夹中了。这个功能对我来说还是有一些用处。

来看看来自apple官方的介绍:

iCloud 控制面板能轻松地在 iOS 设备和 Windows PC 之间将您的通讯录、日历和书签自动保持为最新状态。

其中包含照片流,能将您通过 iPhone、iPad 或 iPod touch 拍摄的照片以无线方式推送至 PC 上的“图片”资源库,无需线缆同步。

您还可以使用共享的照片流与朋友和家人分享所选照片,并配上通知和评论。

我写博客的时候有些图片是用ipad下载、拍摄或屏幕截图而来,这些照片现在会自动同步到我pc上的照片流文件夹中了。我就不用通过数据线或网盘上传下载了。很方便。

Windows资源管理器中的iCloud“照片流”

icloud的同步是自动的,速度还是可以的。

如何在pc上安装icloud控制面板呢?猛戳这里
最后,来一段视频:

在ipad照片应用中将照片指定给联系人

现在使用智能手机的朋友大多都在使用google联系人,智能手机的来电或去电的页面也一般会显示联系人的照片,我们还都是很喜欢、很希望能快捷的给联系人添加照片,让我们的通讯录联系人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iPad的照片应用点击照片右上角的按钮选择“指定给联系人”,就可以选取照片上的部分内容作为联系人的照片。

利用iPad的同步功能自动同步到google联系人,这样我们的所有移动设备上的联系人就都同步更新了。

有了新照片也方便更新,这样我们在浏览照片的是也多了一个有意思的工作——给我们的联系人添加照片。

在ipad照片应用中设置照片指定给联系人

==========

更新:如果将通讯录设置为和iCloud同步,就不能和Google Contacts保持同步了,需要到itune上设置和Google Contacts保持同步.

在iTune设置通讯录与Google Contacts同步
印象笔记-Evernote中文版

最近从evernote国际版迁移到了她的中文版——印象笔记

迁移的原因主要是为了使用稳定高速的网页版和获得更快的同步速度。

原来国际版的网页版基本无法使用。现在的中国版就好很多了。

为此,我还向身边的同事做了介绍个推广,给他们发了邀请。

整个迁移的过程不算太费劲,印象笔记的官方博客有详细的操作说明(Windows版Mac版)。

没有特殊的原因,我个人建议大家也迁移到印象笔记。

欢迎来到印象笔记的神奇世界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k0NDQzNzY0/v.swf

从硅谷到北京,印象笔记真人团队精彩亮相

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Mzk0MTE2NDAw/v.swf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