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基本资料:

  • 名称:二战中的指挥官 Generals at War (2009)
  • 导演: Robert Hartel / Leesa Rumley
  • 主演: Nicholas Rowe
  • 类型: 纪录片 / 历史 / 战争
  •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语言: 英语
  • 首播: 2009-01-11(英国) / 2009-02-09(美国)
  • 集数: 6
  • 单集片长: 48分钟
  • 又名: 战争风云 / 战争中的将军 / Commanders At War
  • 官方网站: http://www.windfallfilms.com/show/1043/Generals+At+War.aspx
  • IMDb链接: tt1574503

内容简介:

这部全新的二战纪录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探讨了二战中的著名战役。比较了交战双方指挥官的军事策略、面对的困境以及失败。我们探究了他们试图在计谋上打败对方时采取的行动以及迎敌方案。讲述的战役包括二战中具有转折意义的战役:新加坡战役、阿拉曼之战、库尔斯克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途岛之战。传奇的指挥官包括:隆美尔、蒙哥马利、曼斯坦因等。本片用全新、独特而且直观的表现手法,从战场指挥官的角度诠绎了二战中的几场著名战役。

二战中的指挥官 Generals at War (2009)

观影感悟:

刚看完了第一集:阿拉曼战役。刚好前段时间再度重温了经典的游戏《使命召唤2》,也玩了阿拉曼战役这一部分,现在再看这部纪录片,有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阿拉曼战役中,双方的将领都是二战中的著名将领,也是传奇将领,他们都很善于塑造自己在部队中的影响力,引领部队的士气,从而努力赢得眼前的战争。

当然,他们不仅仅是塑造个人影响力的高手,他们更是一名非凡的职业军事将领。战略、战术的较量中都展现了自己非凡的军事素养,令人敬仰。

但一场战役,或者说一场战争的胜利,不仅仅取决于军事将领——虽然他们的作用是决定性的,还有很多的因素对战局的发展会起着神奇的作用,例如补给、士兵素质、卫生习惯、医疗保障和救护方法,像是士兵上厕所的方式或口粮都会对战局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总之,阿拉曼战役英军的获胜是多方面实力的较量的结果,这种较量其实不仅仅局限在战场之上,不仅仅局限在北非的沙漠之中,而是两国实力的综合较量,这是我看第一集最为深刻的体悟。

现在的国际政治也是如此,我们与日本、与美国、与邻国的较量也是多方面的。我们情缘不情缘,已经参与到了这种较量之中。

相关链接:

  • 到豆瓣上看这部纪录片的评论: 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5985856/
  • 在线观看本纪录片: http://tv.cntv.cn/videoset/VSET100149278866

在线观看:

第一集

http://player.cntv.cn/standard/cntvOutSidePlayer.swf

PS:

这部纪录片很有特点。让我们印象深刻并饶有兴趣观看的是如下这些内容:战略和战术的动画沙盘演练、对于武器、装备的独特解读,武器专家和爆破专家的实验演示,这些都非常有利于我们理解双方所采取的战略和战术,理解战争的发展和影响最终胜败的各种因素。列举几个例子:

  1. 英德两军在阿拉曼战役中上厕所方式对于两军士兵健康状况的影响;
  2. 英德两军在阿拉曼战役中士兵伙食的差异;
  3. 88毫米火炮向虎式坦克的转变;
  4. 苏军T41坦克的倾斜装甲和虎式坦克垂直装甲的利弊;
  5. 美军火炮近地爆炸的杀伤能力
  6.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采用狙击手战法的原因
  7. 斯大林格勒战役中宣传塑造神枪手瓦西形象里做法及其好处
  8. ……

德国的失败,希特勒难辞其咎,尤其是在战争的后期,他的固执和错误的理解,让很多重要的战役都最终失败,比如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他坚持不允许德军突围,在库尔斯克战役中他坚持要求前方德军等待虎式坦克数量充足后再进攻,从而错失良机。其实这也是独裁国家的制度问题,这是让多少优秀的德国将领悔恨终生并最终背弃希特勒的原因。

希特勒最大的战略失误有三个:

  1. 进攻苏联,多线作战,陷入一个没有尽头的战场。
  2. 与意大利这样不靠谱的国家结盟,被墨索里尼拖了后腿,消耗分散了大量精力和兵力。
  3. 屠杀犹太人,树敌太多。

再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点——高手过招就是有观赏性:再好的战法设计也会相应的克制之道,例如对付狙击手和建筑物中的敌军,就可以采用喷火武器。近身对付虎式坦克就可以采用手制伏特加燃烧瓶。

18世纪共济会入会仪式

共济会,1717年6月24日(”圣约翰日”)成立于英国伦敦的一个组织.名字Free-Mason字面之意为”自由石工”,全称为”Free and Accepted Masons”.前身是中世纪的石匠行会,近代共济会摆脱了石匠行会的”实践性的石匠”性质,成为”思想性的石匠”、亦即投身社会改革的政治团体。共济会并非宗教,在成立的初期属于一种秘密结社,允许持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没有残疾的成年男子加入,但志愿者必须是有神论者(可以是犹太教徒、基督教徒、印度教徒等)。

近代共济会对于神的解释来自柏拉图的《理想国》中对造物主的阐述,他们认为神是一位理性的工匠(理性的人格化),而宇宙是神-”宇宙的伟大建筑者”创作的手工品,宇宙的秩序(作品的外形)来自神赋予的理性,这个外在的宇宙称为大宇宙(Macrocosm);而每一个人类都是宇宙的影子也就是神的复制品”小宇宙”(Microcosm),然而由于材料的先天性的缺陷,这个复制品总是不完美的。然而如果人能够以理性为准绳,以道德为工具,不断地修正自身精神上的缺陷,那么最终人能够凭借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也就是完成了”内在神殿”的建造,成为完美的”石工导师”并且进入神的领域。共济会会员(”石匠”)建设”所罗门神殿”的过程象征着人追求理性和自身完善的过程,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是一种先进的思想观念。通过奉行理神论的理想,共济会发起了启蒙运动并且在不到50年时间里迅速扩散到西欧、中欧和北美,建立起可以和天主教会匹敌的巨大体系。

孟德斯鸠、歌德、海顿、萨德侯爵、莫扎特、菲特烈大帝、华盛顿、富兰克林、马克·吐温、柯南道尔、加里波第……无数共济会会员的名字如同星光一般闪耀在西方近代史的夜幕之中。共济会给英国带来的一大负面影响则是使其丧失了肥沃的北美殖民地,北美独立运动的先驱者几乎全部都是共济会会员,签署《独立宣言的》56人中有53名共济会会员。今天的共济会大约有600万名会员,其中英国约100万、美国约400万、法国约7万。阴谋论者认为共济会与新世界秩序有关,特别是那些自称“光明会”会员的人。有些人甚至指称共济会是个玄秘组织。

由于共济会行事神秘低调,可能因此引发诸多流言,然而事实上共济会会员在社会上受人敬重,而且耗费许多时间与金钱参加慈善活动。共济会除了有趣的握手方式之外,还有不为人知的内幕。共济会遍布全球,会员来自社会各行业各阶层。

1、美国:班长,学习成绩好,家里有钱,人高马大。班里没几个人敢惹他。 和副班长关系不好。

2、俄罗斯 副班长,学习成绩好,全班最高大,上学期光和班长顶着干。后来家里出事:分家!现在做事很消极,但在班级里有一定的影响力。

3、中国:团支书。幼儿园学习成绩很好。小学时由于体质差常被欺负。

4、英国:学习委员,学习成绩好。家里也很富。班长的跟屁虫,做事没主见,啥都听班长的。前些天和班长把伊拉克打了一顿。

5、瑞士:美术课代表,班花。学习成绩好,清高。

6、奥地利:音乐课代表。

7、阿富汗:职务无。成绩差。身材矮小。上学期被副班长打,班长帮忙付医药费。前几天把班长家的最高的两个家具砸了,被班长揍个半死,现在失忆中。

8、伊拉克:无职务。学习差。但人高马大,上学期排全班第四。嘴硬,上学期欺负同桌被群殴。前些天被班长和学习委员冲进他家揍个稀巴烂。

9、印度:电脑课代表。因为好玩电脑,成了电脑课代表。经常和同桌巴基斯坦为一块课桌吵架。

10、巴基斯坦:无职务。学习成绩一般。和团支书关系不错,经常和印度吵架。

11、德国:班级活跃分子,人高马大、学习成绩也不错。有野心,由于上学打了2架所以现在暂无职务。但认错态度较好。

12、日本:无职位,学习成绩很好。思想品德很{巨}差。上学期刚被班长和团支书等人揍。现在还惦记着班长家的鱼缸。

13、越南:无职位。学习成绩差,瘦弱。上学期被班长揍,幸好有副班长和团支书撑腰。后又挑衅团支书,被狂揍。

14、朝鲜:无职位。学习成绩差。和团支书关系好。近期和班长闹矛盾,班长扬言揍他,碍于同桌团支书才没动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