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常有朋友在博客上当给我留言说“博客好久没有更新了”。看到这样的留言,我总有一些惭愧。

现在,确实,博客更新的比较少,我承认,很大程度上,有些要说的话,一般,就在sns类的网站上唠叨了,就懒得写成日志了。于是,我的博客上也就门前冷落,鞍马息了。

1.twitter

不知道我把twitter归入sns对不对,感觉差不多吧!

很早就尝试过这个twitter,后来感觉老外的网站,访问有些慢,就改用饭否了,用了很长时间,twitter改版后我又重新开始用twitter,因为感觉改版后的twitter比饭否还好用。

国际化的twitter是一个更加广阔的舞台,其他很多东西都对twitter有很好的支持。

现在每天都会打开twitter看一看,已经成为我的一个上网的习惯。我follow了很多牛人,还有一些bbc的新闻,这样从twitter我可以及时获得很丰富、很鲜活的咨询。

不过在twitter上我主要还是看,互动性我自己没有做好,很多时候是插不上嘴。我在上面发的消息也基本没怎么得到其他网友的回应。可能我和他们还不熟。

留下我的twitter的地址,有兴趣的朋友Follow一下

http://twitter.com/eflyingxp

2.豆瓣

可以说,豆瓣占据了我这半年网络生活的主要部分。因为我很热衷于和网友分享、讨论书籍、音乐和电影。豆瓣很和我的胃口。06年4月份我就开始用这个东西了。也算是一个老用户了。在我读书的这几年时间里,看电影、听唱片是我的主要的消遣娱乐方式,我看过电影、听过的唱片、读过的书刊,基本上都记录在我的豆瓣上了。

现在豆瓣更精彩了,有了更丰富的内容,更让我留恋在上面了。比如说“九点”、“同城”、“广场”……尤其是时不时地参加一下同城的活动,也给我不少惊喜的发现。

豆瓣已经深深融入进了我的生活之中。似乎一天也不能没有他。

我的豆瓣http://www.douban.com/people/eflyingxp/

3.校内

大学毕业后才开始用校内,从此和一大帮“失散已久”的同学都联系上了。真的感觉很吃惊,大家怎么都到校内了!

隔几天就打开校内看看,同学有没有新的照片上传,有没有新的日志,我有新的照片也总是会第一时间的贴到校内上,和同学们一起分享。

校内是我现在使用的sns网站中,互动最好的一个。因为大家都是很熟悉的朋友。逛校内的时候总是很有热情的给朋友留言、评论一番。在这里确实能感觉到一种温情在哪里。

 

陈同文在校内网上点我的名了,要求我回到以下问题,答案如下:

1)点你的人是:
陈同文

2)你们的关系是:
四年的大学舍友,一起在一个屋里住四年的时间,那是什么概念啊!

3)你觉得周围的人认为你是个怎样的人:
老实孩子,脾气比较好,做事比较认真负责,还有不少缺点我就不说了!

4)自己喜欢的个性是:
有责任感,有情有义。

5)相反的,讨厌的个性是:
冷漠

6)自己想成为的理想类型是:
热情、幽默、睿智

7)给关心自己、喜欢自己的人大喊一句吧:
谢谢你们的关心和肯定,带着感恩的心,我会过得更幸福,更有意义。

8)如果在事业和爱情上只能选择一种,你会选哪个?:
事业是很重要的,没有事业的根基,爱情就要变味了!没有事业根基的爱情,那是不负责任的爱情!

9)你最讨厌的异性风格是哪种?:
狭隘,没胸怀,不知尊重和理解!

10)当下要做的事情?:
静下心来,掌握好自己,搞好自己的学业,为开始的事业打好基础!

我就不点其他朋友的名了,这些问题都是一些很头疼,又很说不明白的问题。陈同文在自己的日志上搞了这个点名活动,还“点评”了很多好朋友,读着陈同文的日志让我感觉还是暖暖的。

陈同文把我列在了第一个名字,自然我要好好的来回答一番这些点名的题目。也算起个带头作用吧!

经历了一次感情的挫折,陈同文这半年变化不小,在校内网上时常发表自己的日志,我当然是他的一个“热心读者”,也许现在的生活给了他更多反思的时间,他写了自己很多的反思,尤其是对感情,以前在大学的时候,很少听他谈论自己的感情。现在却表现的“感情细腻,富含思考”!这再次让我见识了爱情的力量!

面对感情的挫折,我们的同文没有抱怨,没有愤恨,没有责备,她选择了理解,他选择了自身的反思,他选择了新的开始。我想这难道不是一种智慧的表现吗?

结束了四年的大学生活,我们都要面对一个抉择,面临众多的选择,众多的机遇和挑战,好多从未面临的困难迎面而来,没有给我们很多思考的时间,没有给我们“实习”的机会。我们可能都不会给自己的表现打高分,但我们都在努力,都在争取“做好”!无论结果怎样,我们只要没有趴下,我们就是好样的,先站稳了,我们才可以去追求更大的成功,不是吗?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