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宝档案-2008-168步辇图与文成公主
邓小南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
邓小南讲宋史-祖宗之法与宋代制度
日后会陆续加入,希望有更多朋友们的推荐,请加入到评论中。
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发现
日后会陆续加入,希望有更多朋友们的推荐,请加入到评论中。
美国兰德公司是一家著名的非盈利的研究机构,为美国官方提供“客观的分析和有效的解决方案”。最近,他们公布了一份对中国现状分析报告,即有肯定,也有严厉批评,值得国人反省。本文观点来自兰德公司亚太政策中心。
如果20世纪的中国是一个富裕和统一的国家,我们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我们就不会有第二次世界大战而是第二次欧洲大战。中国能够阻止日本侵略或者打败日本。美国在这些冲突上的花费从根本意义上会减少很多,因为珍珠港事件不会发生。我们和整个世界,更不用说10亿中国人,一个多世纪以来,已经为中国的弱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世界需要一个健康的中国。
中国的需求对日本走出衰退起到了促进作用。日本状况给世界经济带来了风险。关于这一点,怎么说都不夸张。日本巨额的债务会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逐渐波及到全世界。在中国有力的帮助下,危险似乎已经过去。中国全球化给美国带来了很多影响。最明显的是,中国成为美国商品最大的市场。
可口可乐早就完成了那个看上去像是神话的目标:卖10亿瓶可口可乐;曾经嘲笑中国梦的通用在中国卖了很多的别克汽车,在困难时期,中国带来的利润占通用利润的很大一部分;中国联想购买IBM个人电脑业务,挽救了这个垂死部门的工作岗位。中国提供更低价的生活必需品给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是对我们不是那么富裕的居民而言。有迹象表明由于能够购买中国低价的出口货物,低收入美国人的生活水平可能提高了5%到10%。
中国金融体系的不合理意味著中国建造了垂死企业,导致巨大的生产力过剩。近些年来,中国财政政策上的反复无常导致过度建造,对铁、铝、水泥和其他原材料产生了巨大的需求。日本人和现在的中国人看上去似乎会买下世界上所有的东西,但是当你看到他们的财政状况的潜在问题时,你会发现一个黑洞。日本人在90年代陷入了这样一个黑洞,至今还在努力地爬出来。中国人很多年后仍将会为目前这种无节制的狂热的购买行为感到心痛。
目前,中国面临著巨大的挑战。中国的银行是我们所知道的世界上最糟糕的银行。中国每一代,都有相当于美国规模的人口从农村涌入城市。每年,都有12001300万新工人加入就业大军。在制造业,生产力对就业的影响比我们国家要严重得多。到202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会使工作人口与不工作人口的比率成为世界上最糟糕的,比日本更甚。如果没有特效的新政策的话,中国的经济在那个时期就会狠狠地撞墙。到2020年,以我们的标准来看,它会是一个非常穷的国家。
中国人缺乏诚信和社会责任感。中国人不了解他们作为社会个体应该对国家和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普通中国人通常只关心他们的家庭和亲属,中国的文化是建立在家族血缘关系上而不是建立在一个理性的社会基础之上。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毫无疑问,这种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道德观势必导致自私,冷酷,这种自私和冷酷已经成为阻碍中国社会向前发展的最关键因素。
中国从来就没有成为一个法制社会,因为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与守法行为格格不入。中国人老想走捷径。他们不明白这样一个事实:即成就来自于与努力工作和牺牲。中国人倾向于索取而不给予。他们需要明白一个道理:生活的真蒂不在于你你索取多少而在于你能给予社会和你的人类同胞多少。
大多数中国人从来就没有学到过什么是体面和尊敬的生活意义。中国人普遍不懂得如何为了个人和社会的福址去进行富有成效的生活。潜意识里,中国人视他们的生活目的就是抬高自己从而获得别人的认知。这样一来,一个人就会对”保有面子”这样微不足道欲望感到满足。”面子”是中国人心理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它已经成为了中国人难以克服的障碍,阻碍中国人接受真理并尝试富有意义的生活。
这个应受谴责的习性使得中国人生来就具有无情和自私的特点,它已成为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
中国人没有勇气追求他们认为正确的事情。首先,他们没有从错误中筛选正确事物的能力,因为他们的思想被贪婪所占据。再有,就算他们有能力筛选出正确的事情,他们也缺乏勇气把真理化为实践。
中国人习惯接受廉价和免费的事物,他们总是梦想奇迹或者好运,因为他们不愿意付出努力,他们总想不劳而获。很少有中国人明白一个事实,就是威望和成就是通过一步步努力的工作和牺牲实现的,不付出就没有所得。简单来说,如果是为了谋生,那一个人只有去索取;但如果是为了生活,一个人必须要去奉献。
由于在贫穷的环境下生长并且缺少应有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不懂得优雅的举止和基本的礼貌。他们中的大多数人着装笨拙粗鄙却不感到害羞。他们在青少年时所受的教育就是如何说谎并从别人那里索取,而不是去与别人去分享自己的所有。
中国是一个物产丰富的国家。但无限制生育政策所带来恶果使得中国成为了无限廉价劳动力的输出国。这些输出也包括那些受过教育的劳力输出,除了他们的教育水平,实则和其他一般苦力没有本质上的区别。
中国大规模生产的便宜产品降低了输入这些产品的地区的商业信用度。由于技术落后,管理失败,中国制造的单位能耗要比发达国家如日本,美国高出很多。因此,随着出口额的增加,中国在扩大生产的同时丧失着宝贵的能源。同时,这种行为也严重的污染了环境,使中国变为全世界最不适宜人类居住的国家。
目前中国正在遭受着资本主义社会2大邪恶的折磨,即环境的破坏与人性的丧失。由于中国人天生的贪婪的本性,它们可以毫无保留的接受资本主义的阴暗面即无止境的追求利润,忽视人的尊严。中国人对西方的技术与产品狂热追求却对西方管理文化所强调的坦率,直接,诚实这些品质漠不关心。
由于中国文化不鼓励敢于冒险这种优良品质,所以中国人极力避免冒险,他们也不想寻求机会来改善自己的生活。中国人对于生活的平衡性和意义性并不感兴趣,相反他们更执迷于对物质的索取,这点上要远远胜于西方人。大多数中国人发现他们不懂得”精神灵性”,”自由信仰”以及”心智健康”这样的概念,因为他们的思想尚不能达到一个生命(补:即肉体和灵性的并存)存在的更高层次。他们的思想还停留在专注于动物本能对性和食物那点贪婪可怜的欲望上。
在中国人的眼中,受教育不是为了寻求真理或者改善生活质量,而只是身份和显赫地位的象征和标志。中国的知识分子从别人那里得到尊敬并不是因为他们为了别人的幸福做过什么,而只是因为他们获得占有了相当的知识。事实上,他们中的大多数只不过是一群仅仅通晓考试却从不关心真理和道德的食客。
中国的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一种失败和耻辱。它已经不能够服务于教育本应所服务的对象:社会。这个教育体系不能提供给社会许多有用的个体。它只是制造出一群投机分子,他们渴望能够受益于社会所提供的好处却毫不关心回报。
中国可以培养出大批的高级能人才,但却很少可以培养出合格的可以独立主持的管理级专家。服务于一个公司或者社会,光有技术是不够的;还需要有勇气,胆量,正直和诚实的领导才能,这恰恰是大多数中国人所缺少的品性。正如亚瑟.史密斯,一位著名的西方传教士一个世纪前所指出的,中国人最缺乏的不是智慧,而是勇气和正直的纯正品性。这个评价,虽然历经百年,如今依旧准确诊断出中国综合症的病因。
大多数中国毕业生对选择出国并为外国工作不会感到内疚,事实上他们首先欠下了中国人民在教育上为他们所做出的牺牲。随着传统文化价值观的破坏和逐步衰弱,大多数的中国人,包括受过教育的人都徘徊在精神和内心世界的路口,像迷失的狗一样不知何去何从。
最近因为想研究下用户体验,就去豆瓣泡了一段时间,发现豆瓣真的很可怕。 豆瓣的网站定位是写书评、影评和乐评。若要… 继续阅读有文化真可怕—豆瓣
在新浪博客上看到这篇文章,感觉说的也蛮在理,确实发出了一些不同的声音。再看看网友在文章后面的留言,有不少出言也太冲了,火气不小。细读一下文章,作者一上来就点明了自己对柏杨先生的态度,文中的论证也都在理,我想对于这样的文章,大家还是多包容一些。
对柏杨先生的一些观点进行一些商榷,并不会把柏杨先生打翻,反而会有利于更加深入的讨论!
=====================
柏杨先生逝世了。本应为逝者讳的。但是这里只想探讨一些文化问题,所以应该不算是对柏杨先生不敬吧。用意也是希望对中国文化有个更清楚一点的认识。想必跟柏杨先生的追求不悖吧。
关于中国文化和中国人,柏杨先生说了一些他的看法。但是他不懂真正的中国文化。他对中国文化的批判,很有误导作用。柏杨被很多人追捧,更证明了中国人对自身文化的误读。这种误读,对中国的发展没有好处。
柏杨对中国文化的认识很歪曲。他把中国文化定位为“酱缸”文化,就是他在以自己对中国文化歪曲而粗浅的认识误导中国人。柏杨拉拉杂杂的说了那些中国人的陋习,可那都是些市井陋习,脏乱差、大嗓门、不团结,还有就象缠足之类,这些东西,能代表中国文化吗?
中国人是丑陋,可是不应该因此把中国文化都打倒啊。你说中国文化是酱缸,等于你一棍子把中国文化都打死了,是很不公平而且显得您自己也对中国文化很不了解的啊。
中国人丑陋,那是近一百多年的事。唐宋元明一直到清朝中叶,中国人作为整体都是文明的。只要真正的文化精神彰显,一个民族就是文明的。18世纪的时候,欧洲人还热中学中国文化,兴起“中国热”呢。不能只短视地看到这一百年,就否定全部啊。
中国人的丑陋,正是中国人自己丧失了真正的文化精神的结果。柏杨先生不因此怪中国人,来怪中国文化,说明先生您不懂中国文化呀。
中国人没有了“吾日三省吾身”的精神,没有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精神,没有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精神,那中国人不沦落为脏乱差,那倒就奇怪了。是到了清朝末期,才有了把衣服晾在炮筒子上的军队,才有了吸食鸦片为乐的国民,这些没有了灵魂的表现,正是丢失了中国文化精神的结果,不能怪中国文化啊。
柏杨先生批判的脏乱差这些陋习,到今天有没有多少真的改进?是有一点改进,但跟柏杨先生的批判应该没有太大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民族前进的根本动力。中国在以世界瞩目的速度前进着,就证明中国文化精神生生不息的力量。中国人又能开始慢慢回归文明,就证明了中国文化自身的反省能力。这不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优点是什么?而这也正否定了极端否定中国文化的柏杨先生们的看法呀。
中国人应该认识到中国文化的精华所在并努力地发扬,而不是还在哀叹自己的文化是酱缸而要全盘否定啊。批判国人的陋习的用心是好的,却不必硬拉扯着把中国文化都绑架了的.
当年,柏杨回答陋习难以改进的问题时说:“是文化的原因,因为文化改变太难了!”实际上,是因为他没有说到文化的本质。把脉不准,开药有什么实际的效果呢?
柏杨说,孔丘之后,没有出一个思想家!这是多么不公正的评价。这话意思,好象中国只有孔子一个人。中国几千年的文明,岂是一个人的力量能创造的?中国的思想家,不是只有所谓的儒家啊。老庄不是思想家吗?禅宗祖师的智慧,六祖惠能的智慧,不比孔子吗?北宋王安石当年张方平有一段对话。王安石说:“孔子去世百余年而有孟子,其后绝而无人。”张方平:“岂无人耶?亦有过于孔孟者也。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于释氏矣。”当时众人叹服张方平的见解。有没有名气是一回事,是不是思想家,是另一回事啊。 既然是文化学者,就应该懂得中国文化的基本脉络才对。可是柏杨先生的话却离基本水准都差不少呢。柏杨先生说这话,好象孔子影响了中国几千年。实际上,中国几千年,有多少时候是用的孔子思想呢?孔子思想到底是什么呢?儒家思想又是指什么呢?这些问题都没有弄清楚就开始批判中国文化,是不公正的啊。
《丑陋的中国人》一书中,引用了《淮南子》中两则故事:
其一:
人有嫁其女而教之者,曰:“尔为善,善人疾之。”“然则当为不善乎?”曰:“善尚不可为,而况不善乎?”
其二:
赵母嫁女,女临去,教之曰:“慎勿为好。”女曰:“不为好,可为恶耶?”母曰:“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
柏杨说,他没有看懂,还说“听了比没有听还糊涂”。还说,谁懂这故事的意思,他输钱。
到这里终于可以知道,为什么柏杨不懂中国文化了。而他自己不懂还想当然以为别人都不懂,更是有些自以为是的嫌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