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山東通志,卷二十八之二

徐承珪
掖人,為贊皇令。㓜失怙恃,兄弟三人相友愛,同甘苦,歴四十年如一日。木生連理,瓜異蔓並蒂而實,里中皆服其義。乾德間,詔旌。其鄉曰:義感里,曰和順。

齊德一
諸城人。開寳中,詔天下舉孝弟、㢘退之士。惟青州以德一應詔。䇿試中選官,授章邱主簿。

耿峻
髙宻人,好學通六經,郡守累辟不就。太祖初,授績溪尉,繩奸扶弱,綽有能名。再任昌樂主簿,斷獄治賦,吏民咸服,卒贈太子冼馬。

劉蟠
字士龍,濵州渤海人,漢乾祐二年進士。宋初,授安逺及河陽節度推官,拜監察御史。太平興國初,以倉部貟外改轉運使,歲漕江東米肆百萬斛以給京師,頗稱職,秩滿賜金紫,詔許再任,丁内艱以諸州綱運留滯,起復,知京城發運司,蟠調給無匱乏。嘗廵茶淮南,一時私販悉絶,累官至河北水路轉運使,判刑部事。子鍇以䕃補官,擢進士第,獻幸太學,頌真宗嘉賞之命,直史舘,累遷戸部郎中。

馬仁瑀
夏津人,有勇力,善射,發無不中。太祖即位,授都指揮,累遷漢州防禦使。荆湖諸郡不數嵗,盡復其地。又領川陜,有平蜀功。王繼勲以后,族驕恣,仁瑀獨不相下,出為宻州防禦使,受詔率師廵邊,契丹聞其名,不敢出盜。起兖州,勢悍難制,仁瑀領十餘卒入泰山,擒之盡獲其黨。魯郊遂寧,太平興國四年車駕征太原,復擊敗敵兵於盧龍北,遷翔州觀察使,判瀛州事。

翟守素
任城人。乾徳中為引進副使,從伐蜀,擢判四方舘,以兩川餘孽未殄,再命經畧諸郡,分兵防遏,尋從征太原、并州。太宗即位,授憲州刺史,討平梅山洞蠻,遷兩浙兵馬福建安撫使,甚得人心。權知河南府兼留守司,前後歴職五十餘年,謹慎寛仁,所至有聲績,慎於斷獄,不縈心通顯,人以此多之。

山東通志 宋代人物

史部,地理類,都會郡縣之屬,山東通志,卷二十八之二

張令鐸

厭次人,少負勇力,初遷都虞侯,太祖征李筠,以令鐸為京城都廵檢。建隆二年,出為鎮寧軍節度使。開寳二年,朝於京師,疾篤車駕,臨問,賜賚甚厚。明年春,卒。帝甚悲悼,贈侍中。令鐸性仁恕,嘗語人曰:“我從軍三十年,大小四十餘戰,多摧堅䧟敵,未嘗妄殺一人。”及卒,人多惜之。子守正至内園使,守恩歴官知泰州。

錢守俊

濮州雷澤人。少事太祖,從征淮南,乾德中,授殿前都班知,尋征太原,矢貫左足,拔而復進,極鬬不已。雍熙三年,以偏師北征,邊騎雲集,守俊從容進戰,大破之,遷單州團練使。徥齊州時,河西蕃部内擾,命以都部署鎮其地,尋領潘州防禦使。守俊累從征討,前後中三十六創,卒年八十一。景德中,錄其子允慶為奉職郎。

四庫本 山東通志 卷二十八之二

楊澈

字晏如,北海人。聰警善讀書,事親以孝。建隆初,舉進士,為青州司戶,鞠獄平允,無所畏狥,太祖知其名,招為著作郎,通判虔州。土賊恃險梗命,討平之,擒其魁以獻。遷右贊善大夫,兩知淄州,又通判青州,官至祠部郎中。

=================================

我自己標點的,有什么錯誤,方家指點!日后還會陸續標點

補充以下材料:

宋史列传第五十五楊澈

澈字晏如,徽之宗人也,世家建阳。父思进,晋天福中北渡海,因家于青州之北海,累佐使幕。澈幼聪警,七岁读《春秋左氏传》,即晓大义。周宰相李谷召令默诵,一无遗误,谷甚异之。年十六,思进为镇赵从事,会昭庆令缺,使府命澈假其任。时河决邻郡,府督役甚急。澈部徒数千,径大泽中,多芦苇,令采刈为筏,顺流而下。既至,执事者讶以后期,俄而苇筏继至,骇而问之,澈以状对,乃更嗟赏。

建隆初,举进士,时窦仪典贡部,谓澈文词敏速,可当书檄之任。调补河内主簿,再迁青州司户参军。知州张全操多不法,澈鞫狱平允,无所阿畏。太祖知其名,召试禁中,改著作佐郎,出知渠州。江南平,改通判虔州,令就大将曹彬分兵以行。既入境,伪帅郭再兴拥兵自固,澈单骑直趋其垒,谕以朝廷威信,再兴即奉符以代。澈悉料城中军士之勇壮者,凡五百人为一纲,部送京师。土豪黎、罗二姓,聚众依山谋乱,澈率兵平之,擒二豪,械送阙下。

迁右赞善大夫、知淄州。事亲以孝闻,求便侍养,徙同判青州。三迁祠部员外郎,复知淄州,又知舒州,累转祠部郎中。咸平初,遴选王府僚佐,以澈为雍王府记室参军,赐金紫,加度支郎中。

景德初,车驾幸澶渊,王为东京留守,澈迁兵部郎中,充留守判官。军巡囚逸,王惊而感疾,及薨,又得闺门残忍之状,坐辅导不善免官。未几,起为祠部郎中。卒,年七十四。子峦,淳化进士,职方员外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