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踢球了,和一些不熟悉的人。
其实很长时间没有去踢球了,因为在学校里没有一起踢球的朋友。
和不熟的人踢球,我就像在梦游。本来是想活动一下身体,身体确实活动了,但我却一点都没有享受到以前踢球的那种快乐。
我告诉自己,下次再也不来踢了。和一些陌生人踢球,一点意思都没有。反而更让我心中生出几分凄凉——孤单的感觉。
最难忘的是高中时踢球的感觉。那时踢球能让我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和一帮死党同喜同悲。甚至当时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让球队丢球,都流过泪水。
俱往矣……
记录和分享生活中的点滴发现
昨天去踢球了,和一些不熟悉的人。
其实很长时间没有去踢球了,因为在学校里没有一起踢球的朋友。
和不熟的人踢球,我就像在梦游。本来是想活动一下身体,身体确实活动了,但我却一点都没有享受到以前踢球的那种快乐。
我告诉自己,下次再也不来踢了。和一些陌生人踢球,一点意思都没有。反而更让我心中生出几分凄凉——孤单的感觉。
最难忘的是高中时踢球的感觉。那时踢球能让我从紧张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和一帮死党同喜同悲。甚至当时因为自己的一些失误让球队丢球,都流过泪水。
俱往矣……
看完了教父,转载一篇影评吧!我没有真正看懂这个电影,也没有珍惜这部电影,我已经把电影删除了,当我看教父的儿子被黑帮乱枪打死后我就停止了看。读了下面的影评,我有些后悔没有看完!
现在已经养成了读完一部书,听完一个唱片专辑,看完一部电影后就到豆瓣上看看评论的习惯。
原文地址:http://www.douban.com/review/1147562/
我最爱的电影是《教父》。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同许多男人达成共识。马龙的表演实在令人心折。在少年时代,我深深着迷,甚至模仿他那含混不清的说话方式,却并不成功。一个平凡的小人物,喊破了嗓子也找不到认真的听众,那个口齿不清的教父,却没人敢忽略他说出的每一个字。他总是面无表情,背后却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力量——一种优雅的狂暴、平静的残忍、化妆的邪恶,如同毒蛇与猛虎的混合体。他轻蔑地说,“让我开一个你无法拒绝的条件”——这是男人的威权;他温和地说:“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的男人,永远也成不了真正的男人。”——这是男人的价值。而事实不是这样的。那个真实的教父,生活中的马龙·白兰度,是个十足的混蛋,他的家族则是一窝混蛋。
当然,他们是迷人的混蛋,令人同情的混蛋,应该被宽恕的混蛋。
白兰度家族中,女人个个红杏出墙,男人个个酗酒成性,且盛产自杀者。小马龙的童年在阴郁中度过,父亲很少回家,母亲终日喝得酩酊大醉,与一个又一个男人发生关系。小马龙生活中惟一的温暖来自一个友善的同性恋教士。这使得他成为一个双性恋者,因为同性恋行为被军校开除。
为逃避这一切,他来到纽约,跻身百老汇,阴郁生活赐予他的狂暴气质令他成功出演《欲望号街车》,名声鹊起。“仿佛一觉醒来坐在糖果堆上”,他不能承受这种名气,感觉自己是个骗子,不得不求助于心理医生。为了帮助他战胜焦虑,医生甚至为他宣读希特勒的讲演词。
上世纪50年代初,马龙步入影坛,开始辉煌之旅。他拿下了七次奥斯卡提名,两次奥斯卡奖。与此同时,他不停地结婚离婚,生下一大堆性情阴郁的子女。他的妻子总在争吵,他的情妇总在自杀,他的子女则陷入无尽的麻烦。 马龙的大儿子克里斯蒂安·白兰度吸毒、私藏武器、干非法交易、与父亲的情妇吉尔上床(吉尔后来在汽车上自杀)。切娜是白兰度的小女儿。这个太阳般美丽的姑娘在家中得不到关爱,就到毒品中寻求慰藉。
1990年5月16日,马龙生活中最大的悲剧发生了:儿子克里斯蒂安杀死了女儿切娜的男友戴格。当警察赶到时,戴格已经死了,颧颊处射进一颗子弹。切娜坐在沙发上,手里握着一个打火机,面前摆着一杯酸奶。人们至今搞不清楚究竟发生了什么:据白兰度家的人讲,是一场殴斗;据辩护律师讲,是一场意外;据切娜讲,“是我父亲安排了一切。”后来,切娜自杀。马龙没有参加女儿的葬礼。
记者问马龙是否感到应为这种乱糟糟的局面承担责任,他说:“当一只海鸥从2000人头上飞过,谁知道它掉下的羽毛会落在哪里?” 然而,马龙真的可以把沉重的罪过当成轻浮的羽毛?他仿佛中了诅咒,正如他在《巴黎最后的探戈》中说过的台词:“你一直是孤单的,你无法逃脱寂寞的感觉,直到你死去。”——隐然就是他一生写照。
我曾经想过,这个双性恋男人到底爱过谁?也许,只是他那个没出息的杀人犯儿子。我永难忘记《教父》中的情节:儿子桑尼被乱枪打死。他对殡仪馆的化妆师说:“你看,他们是这样对待我儿子的。”昏暗的灯光打在他额头上,脸的下半部隐没在阴影里,他的眉毛蹙起,形成悲伤的皱纹——我的心抽紧了,紧得发痛。我也有个可爱的儿子。我能够感受一个父亲遭遇这最大的不幸时,那种汹涌的痛苦与复仇的狂怒。现实中,为了给儿子克里斯蒂安脱罪,马龙耗尽家财,穷困潦倒。克里斯蒂安仍然被判入狱十年。受此打击,马龙暴饮暴食,体重惊人,昔日的“性感野兽”变成一头肥猪。如果想要呕吐,你大可以去看马龙在大烂片《人魔岛》中的扮相,脸上涂的粉厚过日本艺妓,如同一吨涂脂抹粉的肥肉。
后来,他终于死了。听到这消息时,我愣怔了一会儿。在记忆中,马龙早就死了,永远地葬在了1972年。那一年,《教父》问世。他扮演的教父在花园里颓然倒下。丧钟鸣响,经典诞生。32年后,他死了第二次。这次,他是彻底地死掉了。马龙的身后,遗留下一长串数字:1个不朽的角色——教父,5部经典的影片——《欲望号街车》、《现代启示录》、《巴黎最后的探戈》、《码头风云》、《教父》;6个自杀的情妇;17个律师;大约25个不幸的子女;1100万英镑的巨额债务。
安息吧,教父。只是,我要纠正一下你的说法。尽管你不经常与家人呆在一起,但你仍是真正的男人。因为,你的扮演角色教导无数男孩成长为男人。仅为这一个理由,我将永远尊敬你。
本来已经把电脑关机,看了一会书了,刚才刷牙、洗脸、洗脚,突然又有了点感觉,就把笔记本安上电池,脱了裤子,盖上被子,开始敲击这篇日志。
最近的文风就是这样,大家见谅,这要是换成以前的作文考试,老师是不喜欢我这样胡扯的,没有什么中心思想,很自我,很随意,但现在这是大爷我的地盘,我说了算!爱怎么写就怎么写,就是要不走寻常路,就是要一切皆有可能,就是要一口气爬六楼不费劲。
今晚在QQ上和浩浩、盟盟聊的比较投机,感觉很过瘾,然后看了一会书,又感觉很过瘾,于是在搞个人卫生的时候有了敲点东西的感觉。
这就是传说中的思想的火花,现在我喜欢随时把他们记录下来,喜欢把其中的一些和朋友分享。
进入研究生生活以后,因为新的环境还没有充分的融入,新的朋友还在磨合试探,这时老朋友显得尤为亲切、温暖。所以这段时间和大学的同学联系特别多,通过Chinaren的校友录、校内网、博客和QQ群,大家聊的很火热、很投机、很用情!
说说彼此的工作、学习,说说彼此的感情、说说彼此的新环境,说出心中的不平、说出心中的感动、说出温暖的关怀,献上真诚的祝福,网络上的一个个平台那么让人感动。
在哪里让我感觉我并不孤单,我并不是独行者!一帮朋友在关注着我,在关心着我。
同学找到了新工作,但正在经受着新环境的考验,大家一起献计献策,给他加油鼓劲。
同学要和心爱的恋人订婚了,管理员把这条消息置顶,大家一起献上温馨的祝福。
同学和爱人分手了,大家也忙着开导,希望他尽快开始新的生活。
同学整理了一些照片制作成视频,一起和大家分享以前的美好回忆!
忙碌了一天,有所闻有所感就想说给大家听。也总是期待看到老朋友新的消息和感悟。哪怕只言片语,哪怕就是那么一个感情符号。
最后我还不忘感谢互联网发展给我们和朋友交流所提供的优秀的平台。我要感谢CCTV、感谢MTV,感谢校内网,感谢Chinaren,感谢贪婪的腾讯……感谢中国教育网,感谢网通、电信和中国移动……你们赚了钱不要忘了回报社会啊,要可持续发展,你们有点太贪了,不要让中国网民太讨厌你们。
考,没想到扯这么多了!下次再聊吧!
2007/12/15, 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