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放映室2012年电影回顾
第十放映室2012年电影回顾

2012年看电影有了不少变化,今天感觉有必要整理一下:

爱看电影,一部分在电影院看,一部分在线看,一部分下载看,去年的特点是多去了几次电影院,也多次在优酷上付费观看,为电影还是掏了钱包。

iPad也成为我看电影的一个重要的设备,躺在床上或沙发上惬意的看,尤其是去年电视机很长时间无法工作后,ipad基本成了老婆消遣娱乐、看电影看电视剧的一种重要的方式。

去年开始每月掏10元成为迅雷会员,高速通道+离线加速,并能方便在iPad上观看,让我下电影、看电影更快速了,很多原来根本下载不了或要下载几天的电影现在常常利用迅雷的离线下载和高速通道都能快速搞定,10元的付出确实有了很好的体验,很值。

2012年还是看了不少电影,大部分记录在了我的豆瓣上,在2013年初回望一下,可以捡拾一些过往的记忆。

最后附上CCTV第十放映室的年度回顾:
春季篇:
http://tv.cntv.cn/video/C39720/f4081d54a5b745659cef53e3c4adc550
夏季篇:
http://tv.cntv.cn/video/C17581/ac00b2dc05a344968f2ab7de0de57080
秋季篇:
http://tv.cntv.cn/video/C39720/4cbb6d0bd3234a98809bc827c077cd34
冬季篇:
http://tv.cntv.cn/video/C17581/5eac8d29fbf64fadb5ee3c41bf41e1b9

这种类型的互联网用户
  1. 对各种新鲜的、广受好评的互联网应用没有天然的抵抗力,总是忍不住要使用一番,不知给多少服务做过“小白鼠”。
  2. 关注互联网的新闻,将其当作一部十分精彩的历史类连载小说来阅读,并努力参与其中。
  3. 被Google、Apple所折服,很认同他们的价值观和文化理念,死心塌地的作他们的拥趸。
  4. 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喜欢给产品做反馈、写测评。
  5. 喜欢研究发现他们不太为人所知的功能,努力将其功能发挥到最大化。
  6. 有独立博客,乐于分享。
  7. 能翻墙,掌握多方信息,不偏信。
  8. 善于搜索,有自己的关注点,利用各种工具,了解关心主题的最新动态。
  9. 有付费习惯,对一些优秀的互联网应用,舍得掏腰包,例如RTM、Flicker、Instapaper……
亚马逊ceo贝索斯展示kindle fire

看了几篇关于亚马逊全线升级kindle系列电子阅读器的报道,真有些羡慕英美国家的广大人民群众——不仅能第一时间低价的使用一流的硬件,还有一流的内容资源和服务,硬件资源貌似我们还能追的上,内容资源上的差距就差得远了——想想国内哪有想亚马逊这样丰富的内容资源,有的多是小打小闹,缺少一个真正的领头羊和巨头。

国内糟糕的版权保护环境,众多好点子无法去实现,很多在美帝能实现的盈利方式,到了国内就变得不靠谱了,付费习惯和付费方式的不成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内好的内容提供商的发育。虽然一些勇士依然在前赴后继的尝试,向他们致敬。

再次感觉自己不幸福。元方,你怎么看?

%%footer%%